“5G+”煤矿: 中国电信为开采“黑色黄金”装上“智慧芯”
- 2025-08-02 15:59:52
- 305
阿尔格敏露天煤矿采煤作业现场,骄阳炙烤着灰褐色的矿区,一辆辆无人驾驶矿卡正沿着预设轨迹有序穿梭。远在几公里外的智能云控中心,操作员轻点鼠标调整线路参数,屏幕上的矿卡图标随即转向,稳稳驶入装卸点——这不是科幻电影里的场景,而是阿尔格敏露天煤矿日常生产的真实画面。作为南疆地区首个“空天地一体化”智慧矿山,这里正以5G技术为支点,撬动传统矿山的智能化变革。
阿尔格敏露天煤矿采煤作业现场
得益于中国电信5G技术的加持和智能化建设的持续推进,阿尔格敏煤矿的采煤工作已经全面迈向现代化。近年来,中国电信运用5G等通信技术,不断赋能煤矿工业实现现代化转型升级,用通信力量助力我国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
“目前矿里有120辆无人矿卡、10辆远程挖机正常作业,其中56辆组成的混编线路,要穿过12处复杂汇车路口。”阿尔格敏露天煤矿调度指挥中心主任孙立明指着监控大屏介绍,混编线路最考验技术的地方,在于不同型号矿卡的“协同能力”。作为南疆最大的露天煤矿,阿尔格敏露天煤矿的智能化升级始于信息基础设施的全面革新。目前中国电信新疆拜城分公司已为矿区开通5G基站10座,实现5G定制网络全覆盖,这些基站如繁星般织就了一张高效的“神经网络”,确保了整个采矿过程的零延时数据传输,为无人驾驶矿卡、远程操控挖掘机等智能设备的稳定运行提供了关键保障。
挖掘机远程操控员正在操作无人挖机
“以前人工驾驶时,遇到极端天气就得停工,现在5G+无人驾驶,矿卡能24小时不间断作业。”挖掘机远程操控员王师傅说,“现在条件好太多了,我们坐在空调房里操作就行,科技真是改变生活。”智能云控中心是整个矿区的“大脑”。巨大的显示屏上,实时跳动着各项数据:无人矿卡的位置、装载量、油耗,边坡雷达监测的位移精度(精确到毫米),无人机巡检传回的矿区全景图……工作人员坐在控制台前,就能远程操控挖机作业,点击鼠标即可调整运输线路。
不仅如此,中国电信的网络支撑还延伸至“空天地一体化”监测体系的构建。矿区内集成了遥感卫星、无人机、边坡雷达、GNSS等监测技术,边坡雷达每5分钟即可刷新一次岩层位移数据,能捕捉0.1毫米的细微位移,实现了对边坡隐患的提前预警。这些监测设备产生的海量数据,通过中国电信的5G网络实时传回管控平台,为矿山的安全生产筑起了一道智能防线。
阿尔格敏露天煤矿调度指挥中心智慧大屏
中国电信新疆拜城分公司客户经理郭礼华表示:“我们与阿尔格敏煤矿持续深化合作,不仅建成了覆盖全矿场的5G定制网络,为无人驾驶矿卡等设备提供了优质服务,下一步还将加大信息化应用拓展力度,持续深化合作交流,为矿山的智能化升级和拜城县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从传统采矿模式到“无人化、少人化”的智慧矿山,阿尔格敏露天煤矿的蜕变印证了中国电信在推动工业智能化转型中的核心作用。依托5G技术与数字基础设施,中国电信正不断释放“5G+工业互联网”的潜能,为更多传统企业摘掉“脏乱”“危险”的帽子,助力其走上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 上一篇:国足积分小组第
- 下一篇:温州大桥车祸岁摩托车手坠海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