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玉米价涨跌不一! 企业密集调价, 进口拍卖遇冷

  • 2025-07-23 13:39:00
  • 882

7月22日,全国玉米均价涨至1.202元/斤,单日涨幅最高达1.5分/斤。 山东深加工企业门前到货车量仅204车,创下月内新低,企业库存告急,滨州容海、陕西金沙河等一天内三次上调收购价。 东北贸易商集体捂粮惜售,绥化昊天、开鲁玉王等企业跟涨0.5分/斤,吉林燃料乙醇单次提价40元/吨。

华北地区却逆势降价。 河南、河北遭遇持续高温高湿天气,玉米霉变风险陡增,贸易商被迫加速抛售。 山东港口积压500万吨库存,叠加本地小麦上市冲击,价格涨幅受限。 河南饲料企业反映,春玉米已零星上市,水分高达32%-35%,进一步压制优质玉米需求。

进口玉米拍卖遭遇“滑铁卢”。 7月18日,29.5万吨拍卖仅成交1.27万吨,成交率暴跌至19.27%,远低于月初的60%。 贸易商情绪从恐慌转向观望,进口粮源对国内价格的压制明显减弱。

饲料企业正用小麦“偷梁换柱”。 山东小麦均价2454元/吨,比玉米低15元/吨,价差缩小至饲用替代临界点。 全国饲料企业玉米库存维持在31.34天高位,同比增加1.19%,部分企业将小麦替代比例提至20%。

深加工企业陷入两难。 山东福洋生物、潍坊盛泰等提价0.5-0.8分/斤刺激到货,但下游淀粉走货滞缓,企业开机率仅50%,亏损压力下采购以“小批量滚动”为主。 华北深加工库存已消耗至安全线以下,预计7月底面临缺粮。

南北价格倒挂持续加剧。 山东玉米收购价2560元/吨,黑龙江仅2340元/吨,价差扩大至220元/吨。 东北粮源因运费高企难以南下,南方饲料厂转而采购进口高粱大麦,广东港口库存高达122万吨。

政策调控进入“静默期”。 中储粮虽维持进口玉米周度拍卖,但底价下调50元/吨,托市力度减弱。 河南、安徽启动小麦最低收购价预案,但仓容有限,部分库点因满仓停收。

养殖户成本压力“雪上加霜”。 生猪价格徘徊在7元/斤低位,饲料成本占比升至60%。 中小养殖场被迫使用小麦替代玉米,但新麦库存仅够维持1个月,长期刚需仍指向玉米。

市场情绪转向“短多长空”。 贸易商趁涨价分段出货,黑龙江干粮1.12元/斤已逼近成本线。 新疆新玉米预计8月上市,南方春玉米半月内集中供应,留给涨价的时间窗口不足10天。

深加工晨间到货车量成“晴雨表”。 业内流传一条经验法则:山东晨间到货车量跌破300辆,次日涨价概率超80%;超过500辆则可能触发压价。 7月22日,山东到货车204辆的数据传出后,10家企业同步上调报价。